近总感觉口渴、尿频还容易累?很多人可能都没意识到这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这个被称为"甜蜜"的慢性病。
简单来说,糖尿病就是身体处理血糖的能力出了问题。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应该在3.9-6.1mmol/L之间,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.8mmol/L。如果空腹血糖≥7.0mmol/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≥11.1mmol/L,那就要小心了。
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就是不能吃糖,其实远不止这么简单。这个病会影响全身各个器官,从眼睛到肾脏,从神经到血管,的会导致失明、肾衰竭甚截肢。
常见的两种类型是1型和2型糖尿病。1型主要是自身免疫问题导致胰岛细胞被,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;而2型则是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,多见于中老年人,但现在年轻人得2型的也越来越多了。
还有一种妊娠糖尿病,怀孕期间出现血糖升高,虽然生完孩子多数能,但以后得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。
首先别慌,现在医疗条件好了,糖尿病虽然治不好,但完全可以控制好。治疗方案主要看类型和病情程度:
- 1型糖尿病必须注射胰岛素
- 2型糖尿病可以先试试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药
- 妊娠糖尿病要严格控制饮食配合适度运动
无论哪种类型,饮食控制和运动都是基础。建议每天少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,饮食上要控制总量、均衡营养,不是简单的不吃甜食就行。
买个家用血糖仪很有必要,特别是刚开始治疗或者调整方案时。监测频率因人而异,一般建议:
- 服药患者每天测1-2次
- 打胰岛素的每天测3-4次
- 病情稳定的每周测2-3天
测血糖不是只看数字,要记录时间、饮食、运动等情况,这样可以发现规律,调整治疗方案。
这个差别,主要看治疗方案:
- 口服降糖药:每月200-500元
- 胰岛素治疗:每月300-1000元
- 血糖仪和试纸:首年投入约500-1000元
- 定期检查:每年2000-5000元
记住,早期发现和治疗省钱。如果拖到出现并发症,治疗费用可能要翻好几倍。
当然可以!只要控制好血糖,糖尿病完全不耽误正常生活和工作。很多名人像汤姆·汉克斯、撒切尔夫人都有糖尿病,照样事业有成。
关键是要把治疗融入日常生活:按时吃药、定期检查、保持健康习惯。别总想着自己是个病人,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需要特别注意健康的普通人。
有糖尿病家族史、超重、缺少运动、高血压的人要特别当心。建议35岁以上每年测一次血糖,发现异常及时干预。
其实预防糖尿病的方法很简单:管住嘴、迈开腿、控制体重、戒烟限酒。这些健康习惯不仅防糖尿病,还能预防很多其他慢性病。
后提醒大家,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有糖尿病,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检查确诊。不要轻信偏方,延误治疗时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