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收到不少私信问:"颧骨太高显得脸大怎么办?""颧骨手术到底安不?"作为在医美行业深耕十年的老编辑,今天就用直白的话,跟大家这个让很多人又爱又怕的项目。
先纠正一个误区:高颧骨不等于缺陷。很多超模正是靠着突出的颧骨撑起脸,但人普遍面部组织较薄,过高的颧骨容易形成"菱形脸",显得刻薄老气。判断是否需要手术,关键看正面颧骨高点是否超出太阳穴宽度,侧面是否形成明显凹凸。
常见的情况有三种:天生骨骼发育过度、衰老导致的组织下移凸显颧骨、外伤后骨痂过度增生。前两种占门诊量的80%以上,具体情况需要拍CT才能判断。
目前主流有两种方案:颧骨内推和颧骨降低。内推适合正面宽但侧面不突出的脸型,通过口腔内切口将骨头往内侧;降低术则是磨除部分骨骼,适合侧面过于突出的情况。门诊遇到35岁的李女士就是典型例子,她侧面线条像被刀削过一样直,后选择保留正面宽度只做降低,术后整个人柔和了许多。
必须要提醒的是:这类手术必须选择有颌面四级资质的医院。去年某网红在工作室做内推导致咀嚼困难的,就是因为非医生损伤了咬肌附着点。正规手术会保留颧弓后1/3的骨性连接,避免出现面部下垂。
很多人以为两周就能消肿,实际上完全需要3-6个月。前三天要用弹性绷带固定,一周拆线时可以看见初步,但骨头愈合要两个月左右。这期间要特别注意:术后48小时冰敷要勤快、三个月内不能做剧烈运动、避免吃食物。
32岁的李女士术后分享说:"第二周消肿60%时特别焦虑,医生提醒这是正常现象。到三个月时突然发现脸型变得特别自然,幸亏当时没着急折腾。"
任何手术都有风险,颧骨手术可能出现暂时性张口困难(持续1-2周)、局部麻木(3-6个月)、左右轻微不对称等情况。需要警惕的是过度矫正,有些求美者追求小脸,结果导致面部支撑力不足,反而加速皮肤松弛。
建议术前做好三维重建CT,和医生充分沟通预期。记住一个原则:手术应该让脸型更协调,而不是追求某个标准模板。
这几类人群要慎重: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、瘢痕体质者、对全麻有禁忌的、期间的女性。另外,40岁以上人群要额外评估皮肤弹性,因为年龄越大术后下垂风险越高。有时医生会建议配合等辅助项目,这个需要面诊时具体评估。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如果颧骨问题没有影响生活,建议先尝试发型修饰或微调妆容。确实需要手术的,一定要把放在位,选择正规医疗机构。毕竟我们改变容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,而不是为手术台买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