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听身边人说血压高,体检时医生也提醒要注意血压值。高血压到底是怎么形成的?它对身体有多大影响?今天我们就用通俗的方式,这个常见的健康问题。
测量血压时看到的两个数字,高的叫收缩压(心脏收缩时的压力),低的叫舒张压(心脏舒张时的压力)。成年人的理想血压是120/80mmHg以下。如果多次测量超过140/90mmHg,可能就是高血压了。
早期高血压往往没有明显症状,很多人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。但长期不控制,可能会悄悄损伤血管、心脏、肾脏等重要器官。
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。90%以上属于原发性,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:
1. 吃得太咸,钠摄入超标
2. 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
3. 缺乏运动,体重超标
4. 长期熬夜,睡眠不足
5. 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
剩下不到10%是继发性高血压,由肾脏疾病、内分泌疾病等引发,需要先治疗原发病。
现在家用血压计很普及,但测量时要注意:
• 安静休息5分钟后再测
• 测量前30分钟不吸烟、不喝咖啡
• 袖带要与心脏平齐
• 初次发现异常要多测几次
建议记录一周早晚的血压值,就诊时带给医生参考比单次测量更有价值。
确诊高血压先别急着吃药,医生通常会建议先尝试3-6个月生活方式调整:
饮食方面:
• 每天盐不超过5克(一啤酒瓶盖)
• 多吃香蕉、菠菜等含钾食物
• 用醋、香料代替部分盐调味
运动建议:
• 每周5次快走/游泳等有氧运动
• 每次30-40分钟,微微出汗即可
• 避免突然剧烈运动
其他细节:
• 戒烟(尼古丁会让血管收缩)
• 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25克酒精量
• 7小时以上睡眠
如果生活方式调整3个月后,血压仍超过140/90mmHg,或者一开始就超过160/100mmHg,医生可能会建议用药。常用降压药有5大类,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:
1. 普利类/沙坦类:适合合并糖尿病者
2. 地平类:老年人用得较多
3. 洛尔类:适合心率快的人群
4. 利尿剂:帮助排钠排水
重要的是,降压药需要每天规律服用,不能血压正常就擅自停药。突然停药可能造成血压反弹,更危险。
• 没有头晕就不用管血压?错!很多高血压患者根本没症状
• 血压正常就停药?错!需要医生评估调整
• 吃了药就可以随便吃喝?错!药物要配合健康生活习惯
• 年纪大了血压高是正常的?错!老年人同样需要控制
高血压管理是个长期过程,需要定期复查,根据情况调整方案。掌握正确的知识,配合医生的指导,完全可以把血压控制在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