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岁的林女士近总感觉下腹隐隐作痛,起初以为是肠胃问题,直到体检时B超发现卵巢有个3cm的囊肿。像这样"不痛不痒"的妇科,在门诊中并不少见。妇科虽然名称可怕,但多数在早期发现都能获得良好治疗。今天我们就来女性必须警惕的那些身体信号。
1. 变得不规律:突然出现的经期延长、经量增多,或绝经后再次出血,都可能是子宫肌瘤、子宫内膜癌的征兆。特别是40岁以上的女性,若连续3个月周期紊乱,建议尽早就诊。
2. 不明原因的腹胀:很多卵巢癌患者回忆,早期明显的症状就是持续腹胀感。当长到一定大小,会肠道产生饱胀感,这种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。
3. 异常分泌物:正常的白带应该是透明或乳白色。如果出现血性分泌物、淘米水样白带,或者伴有恶臭,要警惕宫颈病变的可能。
4. 排尿习惯改变:子宫肌瘤膀胱会导致尿频,而卵巢可能引起排尿困难。如果突然出现夜尿增多、排尿疼痛,排除泌尿系统感染后要考虑妇科问题。
5. 腰骶部持续酸痛:当增大神经或发生盆腔粘连时,这种深层的酸痛感在躺下休息后也不会明显缓解。
宫颈癌:HPV检测+TCT联合筛查是有效手段。3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3年做一次,接种过HPV疫苗者也需定期检查。
子宫内膜癌:超声检查能测量内膜厚度,绝经后女性内膜>4mm就需进一步诊刮检查。
卵巢癌:CA125标志物结合超声是常用方法,但更推荐有家族史的人群做BRCA基因检测。
保持适度运动能调节雌激素水平,每周3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就能降低20%的患病风险。控制体重也很关键,BMI超过27的女性,子宫内膜癌发生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-3倍。
在饮食方面,十字花科蔬菜(如西兰花、卷心菜)含有的吲哚类物质可以帮助代谢多余雌激素。建议每天摄入300-500g新鲜蔬菜,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。
现在的微创技术已经能让很多患者在治疗同时保留生育功能。像早期宫颈癌的锥切手术,直径小于2cm的卵巢可以考虑腹腔镜手术,术后3天就能下床。
对于需要放化疗的患者,现在有药物能作用于细胞。治疗期间配合中医调理,能明显缓解恶心、乏力等副作用。记住,规范化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,早期宫颈癌可达90%以上,卵巢癌也能达到70-80%。
妇科不是洪水猛兽,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。建议25岁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妇科超声和常规检查,就像给身体做年检一样简单。当身体发出异常信号时,及时就诊就是好的自我保护。记住,在健康面前,永远不要抱有侥幸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