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外科疾病,很多人反应是“要做手术”,但具体包括哪些问题,该如何处理却并不清楚。其实外科疾病范围广泛,从急性阑尾炎到胆结石,从皮肤脓肿到骨折,都属于外科范畴。今天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几种常见外科疾病的识别与科学处理。
先生上周突发右下腹剧痛,以为是吃坏肚子,结果拖到发烧呕吐才就医,手术时阑尾已接近穿孔。像这样的并不少见。阑尾炎的典型症状是肚脐周围疼痛逐渐转移到右下腹,可能伴随发热、恶心。很多人误以为忍忍就能好,但拖延可能导致阑尾穿孔引发腹膜炎。
医生建议:突发持续性腹痛超过6小时,尤其疼痛位置固定在右下腹时,务必及时就诊。早期阑尾炎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,快且并发症少。
李女士饭后常感觉右上腹胀痛,一直以为是胃病,体检才发现是胆结石作祟。胆结石患者中女性比例较高,尤其40岁以上、肥胖或多次妊娠人群更需注意。典型症状包括进食油腻后右上腹绞痛、肩背放射痛,时会出现眼白发黄。
处理方式取决于症状:无症状的小结石可定期观察;反复发作的患者,医生可能建议腹腔镜胆囊切除。现在这类手术技术成熟,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。
张大爷发现腹股沟有个鼓包,躺平就消失,一直没在意,直到某次咳嗽后鼓包剧痛发硬,送医确诊为嵌顿疝。腹股沟疝在老年人和体力劳动者中常见,初期肿块柔软且可回纳,但一旦发生嵌顿(卡住),可能造成肠坏死。
重要提醒:发现可复性肿块要尽早就医,避免提重物、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。现代疝修补术采用生物补片材料,复发率低于5%。
上周暴雨天,赵阿姨滑倒手腕撑地,自己用木板固定后却导致错位加重。骨折急救常见三大误区:一是擅自揉捏患处,二是用非工具固定,三是热敷消肿(应冰敷)。正确做法是保持受伤部位不动,用硬纸板或衣物临时支撑,尽快送医。
现在多数四肢骨折可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术,有些甚能做到仅3cm切口。术后训练同样重要,能有效避免关节僵硬等问题。
刘女士洗澡时摸到硬块,拖了半年才检查,结果令人遗憾。体表肿块良恶性不能以疼痛判断,反而性肿块更需警惕。常见体表肿块包括脂肪瘤、皮脂腺囊肿、淋巴结肿大等,但甲状腺结节、乳腺肿块等需要评估。
健康提示:发现不明原因肿块建议尽早就诊,B超、穿刺等检查能明确性质。多数良性肿块切除简单,门诊即可完成。
1. 急性症状别硬扛:持续腹痛、创伤出血等需立即就医
2. 检查报告要留存:带上既往病历和影像资料有助于医生判断
3. 详细描述症状:说清疼痛起始时间、具体位置、缓解/加重因素
4. 术后护理别马虎:遵医嘱进行伤口护理和功能锻炼
外科疾病虽然种类繁多,但现代医疗技术已经能妥善处理大多数问题。关键是要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——不轻视症状,不迷信偏方,及时寻求医疗帮助。记住,很多问题都是从小症状开始的,早发现早治疗永远是健康的道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