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要告别国字脸?下颌角整形可能是你考虑过的选择。作为医美行业常见的轮廓项目,它确实能帮助改善下面部线条,但手术毕竟不是小事,今天我们就来客观它的真实情况。
简单来说,就是通过手术方式调整下颌骨的形状和大小。有些人天生下颌骨较宽或外翻,显得脸型方正,手术可以削除部分骨骼或调整角度,让面部轮廓更柔和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属于四级手术,必须在整形外科医院或设有医疗美容科的综合医院进行。
并非所有方脸都需要动骨头。真正适合的人群通常具备这些特征:成年后骨骼发育已定型,下颌角角度过小(接近90度),骨性突出明显,且伴有咬肌肥大。如果只是软组织造成的脸大,打或面部吸脂可能更合适。
术前必须做检查,包括X光片或三维CT,确认是骨骼问题。有慢性病、凝血功能障碍,或是疤痕体质者,医生一般不建议手术。
目前主流的两种方式各有利弊:
口内切口是常见的选择,手术入口在口腔内,外表不会留疤。但期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,术后一周左右需要流食。
外切口现在较少采用,虽然操作更直观,但下颌处会留下痕迹。多数情况下,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推荐合适方案。
术后48小时内冰敷很关键,能明显减轻肿胀。前三天可能会觉得紧绷不适,这是正常现象。一般7-10天拆线,完全消肿需要1-3个月不等。这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,睡觉时垫高枕头。
饮食上要从流质逐渐过渡,切记不能吃太硬或需要反复咀嚼的食物。很多人忽略的是,术后三个月内都要避免面部或美容仪器使用。
手术确实能改变骨性结构,但要注意两点:一是皮肤松弛度,年龄较大或皮肤弹性差的人可能需要配合提升;二是审美标准,现在流行自然流畅的线条,过度削骨反而显老。
任何手术都有风险,可能出现的包括出血、感染、神经损伤等。选择正规医院和医生能大限度降低风险。记住,没有""的手术,术前充分沟通很重要。
手术成功只是步,后续护理同样关键:保持伤口干燥清洁,按时复查;三个月内避免外力撞击;防晒要格外注意,新生皮肤更易色素沉着。
如果出现异常疼痛、持续发热或伤口渗液,要立即就医。部分人术后会有暂时性表情不自然,通常1-2个月会逐步。
下颌角整形是改变脸型的有效手段,但必须理性看待。建议先尝试非手术方式改善,确实不理想再考虑手术。如果决定手术,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,和医生充分沟通预期。
不要盲目追求极端小脸,协调自然才是美的真谛。每个人的骨骼结构不同,适合的方案也各异,医生的面诊评估比任何网络都可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