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高温潮湿,皮肤问题频发,不少人发上突然冒出红疹、水疱或瘙痒脱屑,这可能是感染性皮肤病在作祟。这类疾病由细菌、病毒、真菌或寄生虫引起,具有传染性,但通过科学认知和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控制。今天我们就来生活中常见的几类感染性皮肤病及其应对方法。
提起"脚气",大家都不陌生。医学上称为足癣,由红色毛癣菌等真菌引起,表现为脚趾缝脱皮、起泡或脚跟开裂,瘙痒难忍。类似症状还可能出现在腹股沟(股癣)、指甲(甲癣)等部位。这类疾病通过共用毛巾、拖鞋传播,潮湿环境易复发。
预防要点在于保持患处干燥,穿透气鞋袜,避免抓挠。治疗可选用抗真菌药膏,症状时需配合口服药物。注意!症状消失后仍需用药1-2周,否则容易复发。
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,当免疫力下降时,病毒重新引发带状疱疹。典型表现是身体单侧出现成簇水疱,伴明显神经痛。中老年人和压力大的人群易发,早期用药可缩短病程。
特别提醒:疱疹结痂前具有传染性,孕妇、儿童应避免接触患者。50岁以上人群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。
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入侵毛囊会引起红肿脓疱,常见于背部、头皮等部位。很多人习惯用手挤压,反而可能导致感染扩散。轻微症状可用抗生素软膏,大面积感染需就医。
建议日常注意皮肤清洁,油性肌肤者避免使用过于油腻的护肤品。健身爱好者要及时清洁运动器械,出汗后尽快洗澡。
疥螨寄生在皮肤角质层内,引发剧烈瘙痒,夜间尤为明显。手指缝、腋窝等皱褶部位多见红色丘疹。通过密切接触传播,常见于集体生活环境。
治疗需全家同治,衣物床具要用60℃以上热水烫洗。硫磺软膏、扑灭司林霜都是常用药物,用药后瘙痒可能持续2-4周,这是正常免疫反应。
1. 确诊后再用药:不同病原体用药完全不同,盲目使用激素药膏会加重病情 2. 规范用药疗程:症状减轻不代表病原体已清除,务必遵医嘱完成疗程 3. 做好接触隔离:毛巾、衣物分开清洗,感染者避免去公共泳池 4. 提升免疫力:睡眠,均衡营养,适度运动 5. 警惕异常变化:出现发热、皮疹扩散、化脓等情况立即就医
× 症状消失就停药 → 易导致复发和耐药性 × 用酒精消毒患处 → 可能刺激皮肤加重症状 × 自行购买药 → 部分复方制剂含激素需慎用 × 认为会自愈不治疗 → 可能造成慢性迁延或传染他人
感染性皮肤病虽然常见,但通过规范治疗都能获得良好。如果出现可疑症状,建议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做真菌镜检、细菌培养等检查。记住,早诊断、早治疗既能减轻不适,也能防止传染家人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