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暑假,眼科门诊就会迎来一波近视手术高峰。很多人对着电脑前的视力表发愁:究竟该不该做近视手术?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让4000万近视人群纠结的问题。
现在主流的近视手术主要分为两大类:角膜激光手术和晶体植入手术。激光手术就像给角膜"雕刻"一副眼镜,而ICL晶体植入则是往眼内放入特制的"隐形眼镜"。不少患者次听说要在眼睛上动手术就直冒冷汗,其实现在的技术已经能做到全程,大多数手术10分钟就能完成。
张女士的经历很典型:"术前我也怕得睡不着,结果躺上手术台还没反应过来,医生就说做好了。"但这不意味着所有人都适合手术,严谨的术前检查要筛查20多项指标,约30%的人会因为条件不符被劝退。
"会不会瞎?"这是台常听到的灵魂拷问。从临床数据看,正规医疗机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于0.1%。但要注意,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,关键是要选择有资质的医院和的医生。
遇到过不少患者拿着网上的谣言来求证:"有人说术后十年会失明,这完全是无稽之谈。近视手术在国内开展已超30年,长期随访数据显示性良好。"不过他也强调,术后要避免揉眼、游泳等可能伤到眼睛的行为。
很多人以为做完手术就能立刻"眼前一亮",其实期也很有讲究。术后第复查很关键,之后1周、1个月、3个月都要按时检查。李护士提醒:"遇到过患者术后熬夜追剧,结果第二天眼睛红得像兔子,期真的要遵医嘱。"
38岁的刘先生就吃过亏:"我以为第二天就能上班,结果看电脑时眼睛特别容易疲劳,医生说是用眼过度导致的。"一般来说,术后1周内要尽量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,1个月内不要化眼妆。
关于近视手术,民间流传着不少误解。有人说"度数越高越好",其实超过1000度的高度近视反而要更慎重选择方案。还有人说"手术能治散光",实际上只能矫正部分规则散光。
要不得的是比价心理。眼科设备动辄上百万,某些机构用吸引顾客,很可能在耗材或检查上偷工减料。记住:当价格低得离谱时,你买的可能不是而是风险。
手术成功只是步,后期维护同样重要。建议备好防蓝光眼镜、人工泪液,空调房里放个加湿器。定期复查不能偷懒,有些问题早期发现很容易解决,拖久了可能影响。
后提醒:近视手术不是治病,而是一种矫正方式。它不能近视,也不能阻止度数增长。如果平时用眼习惯不好,术后仍然可能再次近视。想要长期保持好视力,科学用眼才是根本。